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善行河北—敬业奉献追逐梦想”访谈实录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承德日报社高级记者、党委委员、副总编周易

    主持人:大家的坚守也让我们在坐的人为之动容。刚才刘书记、晓娟姐给我们分享的故事,相比塞罕坝三代人史诗般的创业史、奋斗史、荣耀史、追梦史,功勋史只是冰山一角,今天做客的还有承德日报社副总编周易。请问周总,在采访报道他们事迹的时候,您是如何立意的?

    周易:谈起我采写塞罕坝先进集体的立意,我想谈一个背景、一个原因、一张答卷和一点理解。

    所谓一个背景就是采写塞罕坝先进集体的写作背景。2012年党的十八大讲生态文明上升到国家战略,提出“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河北省委确立了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的发展目标。近年承德市又把生态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确立了开拓创新、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

    去年9月份,承德市委宣传部明确要求,要用全新的视角挖掘承德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塞罕坝机械林场。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开始了感知塞罕坝,重新采访塞罕坝,采写塞罕坝。

    其二我来谈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历史原因。可以说我干了二十多年的记者,也去过塞罕坝很多次,和许多人一样我更多的身份是观光客或者是摄影爱好者,而从去年9月份开始,这次去塞罕坝通过深入的了解,我才真正知道52年前林业部建立塞罕坝直属林场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承担了一个重大而艰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生态性的历史课题。

    上世纪50年代,沙尘暴频袭北京,专家断言呈扇形围聚在北京北面的腾格里、乌兰布和、浑善达克和科尔沁等几大沙地,形成了大约三千多公里长的风沙源。如果这个不加治理,不出50年,风沙将濒临北京城下。而据北京最近仅180公里之遥的浑善达克沙地,海拔1400米,如果这个风沙源锁不住,较之海拔仅有43米的北京城,就如同站在屋顶向院子里扬沙,必须扼住浑善达克沙地这个风口。

    1962年2月,国家林业部做出了极富远见的决定,那就是在河北承德市围场北部的塞罕坝地区建设直属林场,有四项基本任务,我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京津地区阻沙源、涵水源。

    也正是因为这样国家战略的使命召唤,塞罕坝的荒原野岭上才有了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300多名造林大军,才有了147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大中专毕业生。

    半个世纪过去了,塞罕坝人干得怎么样呢?这也就是我要讲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我要谈的是一张答卷,也就是塞罕坝林场的建设答卷。52年的绿色接力可以说是人逼沙退,塞罕坝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青春、汗水和智慧,甚至血肉之躯,从土地沙化做了顽强的抗争,一张蓝图绘到底,累计造林112万亩,造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

    对此有一个直观的说法,如果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塞罕坝的人工林可绕地球赤道12圈,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从卫星图片上来看,塞罕坝这一弯碧绿就像一只展翅的雄鹰,紧紧的扼守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

    有一组数据,国家气象资料表明,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沙尘暴每年大约有56天,2002年到2012年十年间,北京春季的沙尘天减少了7成多,内蒙古的监测资料显示,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防护体系基本形成,沙地外扩基本得到了控制,可以说塞罕坝林海有效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为环首都都市圈特别是北京、天津地区构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可以说塞罕坝人向党和国家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接下来我要谈的是我对塞罕坝人的一点理解,也就是采写塞罕坝先进集体的立意和主题。从去年9月份重新采写塞罕坝,我最大的感受是,塞罕坝半个世纪艰苦奋斗的过程,就是一个使命至上的赶考过程,也是塞罕坝几代人寻梦、追梦、筑梦、圆梦的过程。

    52载塞罕坝从茫茫荒原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海,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变迁史,可以说是中国林业战线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更是共和国几代人矢志不渝构筑生态中国梦的生态缩影。

    正是基于这种认知,我和我的同事们在研究塞罕坝如何立意、如何谋篇布局时,我们有了理解塞罕坝的三个如果。一个是如果说屹立在坝上的“西北一棵松”,是海拔1900米高寒地区的可以植树造林的科学见证,当年的“马蹄坑大会战”开创了高寒地区成功栽植落叶松的先例,那么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厂长刘文仕和工程师张启恩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和知识分子,就是塞罕坝第一代的寻梦人。

    如果说“六女上坝”的无悔选择与“雨凇”灾害的遇挫弥坚,“夫妻望火楼”的漫长坚守,塞罕坝人在高寒荒漠的坝上,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创举,书写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现任厂长田军和党委书记刘海莹、望火员刘军、齐淑艳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人和林场工人就是塞罕坝的第二代追梦人。

    再一个就是为了让这一片父辈、祖辈们植就的浩瀚林海基业常青,一批批学子们在二次创业中继续领航,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那么一个又一个风华正茂的于士涛们就是塞罕坝林场第三代的筑梦人。

    而正是寻梦、追梦、筑梦、圆梦构成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共同写作的这篇长篇通讯:《功勋树——塞罕坝三代人52载在高寒荒漠创造世界最大人工林奇迹纪实》的四大部分。我记得在文章的最后,有这样几句话:塞罕坝人在创造了一个世界为之动容的绿色奇迹的同时,也锻造了堪与这片世界上最大一批人工林相媲美的另一批精神财富——就是以艰苦奋斗为底色,极具丰富内涵的塞罕坝精神。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更多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4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