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新闻 | 国内国际 |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论坛

图片实录

  • 河北省水利厅张铁龙回答记者提问
  • 河北省水利厅副厅长 张铁龙发言
  • 众多媒体参加此次发布会
  • 节约用水发布会现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省水利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河北水利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按照省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计划安排,今天,我从三个方面就全省节约用水情况向各位作一简要介绍。

    一、河北省缺水现状

    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主要表现在:一是水资源总量不足。根据《河北省水资源评价》结果,全省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2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23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后,水资源总量20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07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532毫米,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降水量占80%左右。区域降水差别较大,冀东山区年均降水量688毫米,张家口坝上地区仅387毫米。三是水资源量衰减趋势明显。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近十年我省自产水量由年均300亿立方米减少到150亿立方米,减幅达50%;入境水量由年均100亿立方米锐减到27亿立方米,减幅达73%。

    我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不断加大,用水总量持续增加,年均用水总量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约40亿立方米,增加到近十年的约2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约151亿立方米,工业用水约25亿立方米,生活用水约22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约2亿立方米。目前,全省年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有150亿立方米,缺口50亿立方米左右,如果考虑到生态用水,年缺水量达到100多亿立方米。由于长期严重缺水,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维持经济社会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经济、社会问题。一是水生态受到严重损害。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年均超采量近50亿立方米,平原超采区面积达到6.7万平方公里,超采量和超采区面积均为全国的1/3,形成了7个大的地下水漏斗区(高蠡清、肃宁、石家庄、宁柏隆、衡水、南宫、沧州),已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地陷地裂等地质灾害问题。河流干涸、湿地萎缩,湿地面积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70%以上。二是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制约。农业灌溉保证率大大降低,每年因地下水位下降,报废机井近万眼,大型灌区灌溉面积较上世纪80年代萎缩300多万亩;为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工业和生活用水需求,部分城市已数次更换水源地;一些重大工业项目因缺水难以立项上马。三是涉水社会问题时有发生。全省仍有565万农村群众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平均每年因干旱造成50万群众临时性饮水困难;特殊年份和时段,城市限水停水现象时有发生;上下游、左右岸,特别是省界地区,争水抢水的水事纠纷逐年增加。

    我省用水浪费现象还比较普遍。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70%以上,全省农业有效灌溉面积6700多万亩,高效节水面积仅有2500万亩,大水漫灌还比较普遍;工业结构偏重,钢铁、化工、火电等高耗水行业占60%以上,工业节水设备、工艺、技术普及率较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9立方米,远高于周边的天津8立方米、山东12立方米、北京14立方米。

    根据预测,在考虑各种节水措施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前提下,到2030年,全省总需水量约240亿立方米,考虑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实施、引黄水量充分利用后,可供水量最多为230亿立方米,缺口仍有10亿立方米左右。也就是说,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和引黄工程实施后,会增加河北水资源供给总量,但综合考虑生态和农业需水,缺水问题依然存在,缺水将是我省长期面临的严峻形势。

    二、所做的节水工作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严格水资源管理,实施农业、工业、生活节水工程建设,深化水价改革,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宣传,节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农业节水方面:一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2009年以来,通过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现代农业县项目,重点在125个县(市、区)发展管灌、喷灌、微灌等高标准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00多万亩,新增节水能力达8.4亿立方米。二是积极发展旱作农业。大力推广节水抗旱小麦品种、地膜覆盖、耕作保墒、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强化节水灌溉管理,提高了灌溉水生产率。三是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推广应用农业灌溉咸淡混浇技术,在黑龙港地区发展咸淡混浇井组1.7万个,新增咸淡水混浇面积430万亩,微咸水利用量达3.2亿立方米左右。四是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在试点区4市49个县实施“节、引、蓄、调、管”等综合措施,计划到明年2月底完成投资74.5亿元,形成7.6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压采能力。目前我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0年的0.646提高到0.662,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农业用水量逐年下降。

    工业节水方面:一是完善企业用水计量监控,规模用水企业100%实现了用水计量。二是强化单位产品用水定额管理,严格落实现有企业用水定额考核指标,加强新建企业用水准入定额管理。三是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在钢铁、造纸等高耗水企业开展了节水型企业达标建设,命名了270家节水型企业;四是推进规模用水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累计完成了314家单位的水平衡测试工作。五是实施工业节水技术改造,积极推广循环回用、串联使用、干输灰、干除渣、冲灰水回用和干炼焦、干除尘等节水技术。六是依托全省“6643”工程(到2017年完成压减6000万吨粗钢、61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3600万重量箱玻璃),压减高耗水落后产能。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左右。近年来,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逐年下降。

    生活节水方面:一是大力推广节水型卫生洁具、阀门、水嘴等产品,城镇居民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0%以上。二是实施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十二五”以来改造城市供水管网近千公里,目前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已降低到16%;三是推进城镇居民用水计量,新建小区全部实行“一户一表、IC计量”,在老旧居民小区进行了40余万户的水表计量出户改造,居民用水计量设施安装率达到98%。四是在有条件的新建小区和学校、机关、部队等公共事业单位,应用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创建省级节水型社区、节水示范单位67个。

    创新节水体制机制方面:一是全面推进水价改革。今年,我省先后出台了创新水价形成机制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等水价改革指导意见,明确了农业、工业、生活等不同行业的水价改革任务。农业重点推行定额用水、计量收费、节奖超罚的水价机制。工业主要是实行差别水价,差价范围由现行的8个行业扩大到所有行业的淘汰类和限制类生产设备。城镇居民明年底前将全面实行阶梯水价。二是严格限制取用地下水。从2005年开始有计划地推进城市自备井关停工作,全省共关停自备井3500多眼。今年6月,省政府公布了全省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并明确在禁采区内,除应急供水外,严禁开凿取水井;在限采区内,除应急供水和生活用水更新井外,严禁开凿取水井。三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省政府出台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全部分解到市、县,今年3月份,省政府首次组织了对各市2013年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考核,考核结果在全省进行了通报。明年将加大考核力度,以考促管。四是加强节水宣传。依托“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主题活动,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群众的节水意识有所增强。

    三、今后推进节水的主要措施

    资源性缺水是我省的基本省情水情,节约用水必须常抓不懈。我们将以这次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全省节水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总的思路是:以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指导,强化节水优先理念,实施一批节水工程,不断加强节水管理,建立健全节水政策法规,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服务支撑和保障。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一要强化节水理念。把节约用水放在优先位置,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像抓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约用水。加强节水和洁水观念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组织丰富多彩、公众参与的公益宣传活动,把节水和水安全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公务员培训课程,不断增强全社会水危机意识。鼓励引导媒体、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自觉主动地参与节水工作,对浪费水的行为进行监督,努力营造亲水、惜水、节水的良好氛围。

    二要加强节水管理。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加强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把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项目立项等方面的前置条件和刚性约束,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监测预警机制,开展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建立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完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做到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强化“三条红线”约束,严格考核奖惩。全力推进水价改革,利用价格杠杆推动节水。

    三要实施节水工程。在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和引黄入冀补淀等开源工程的同时,坚持节水优先,大力推进节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发展规模化喷灌、微灌、高标准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咸淡混浇、井渠双灌技术。加快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淘汰高耗水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新上高耗水项目;推动钢铁、石化等高耗水企业向沿海转移,增加海水利用量;推广工业干式除灰、空气冷却、汽化冷却和节水清洗等技术,优化企业用水循环系统。借鉴合同节能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继续实施旧城区和严重老化供水管网改造,推广节水器具和绿地灌溉高效节水技术。

    四要健全节水法规。建立完善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法规保障体系,抓好《河北省实施<水保法>办法》、《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加快制定出台《河北省水功能区管理规定》、《河北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规定》、《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供水管理规定》等一批法规、规章,为依法治水、节水、管水提供有力的法规政策保障。

    最后,借这个机会,我代表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再次向新闻界的朋友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同时,也恳请大家继续关注、支持水利工作。

    谢谢!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新闻热线:0311-67563366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67562054
  • 河北日报广告热线(刊登声明):0311-67563500 燕赵都市报广告热线:0311-67563200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