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访谈第一期访谈实录

2013-12-04 09:40:25 来源:河北新闻网

    主持人:您刚才从系统论的角度给我们分析出了任何改革都是针对系统进行的改革,都要受到系统的制约和影响,都必须遵循系统运行的规律。能不能从总体上概括一下系统思维的规律呢?

    陈春生:我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运用系统思维应当遵循系统运行的三个规律。什么是规律呢?所谓规律,实际上是事物、现象和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那么系统思维的规律,也就是客观存在的系统运行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在思维中的反映,是谋划和设计改革系统必须遵循的思维法则。

    应该说,我概括的系统思维的三条规律,来自于对客观存在的系统联系的认识和把握。这就要从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给系统所下的定义谈起。贝塔朗菲下的定义是: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部分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根据这个定义,对于一个既定的系统而言,总是包含着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构成系统的成份和要素;第二,诸成份或诸要素之间以一定的稳定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第三,要素间或成份间的联系与作用产生整体功能。这三个方面不仅体现了系统论的三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要素、结构、功能,而且反映了系统思维必须遵循的三个基本规律,就是要素有用律、动态相关律和整体优化律。

    主持人:能不能再具体介绍一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

    陈春生:从系统运行的角度看,我认为把握要素有用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知道,要素是系统的基本组成,也是构成系统联系的基础和载体。任何系统都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要素,一切要素只要是在系统中就都有用,这些要素尽管有着自身地位、性质和作用大小、强度的区别,但是对于它所构成的系统而言却都是有用的;而要素在系统中又可分布为空间和时间层次,一个复杂系统都是由众多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层构成的。因此,把握要素和层次,既是运用系统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决条件,它反映了改革的动力观。改革的质量和成效,首先就取决于对要素和层次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在这里,我想引用一句西方流行的名言,这也是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的名言:“只有混乱的管理,没有无用的人才,垃圾是未被利用的财富”。这句名言似乎可以看作是对要素有用律的一个佐证。系统思维的前提,就是要把包括人、财、物还有信息等在内的各种要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天津市外环线建设中的废钢渣铺路,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对废水、废气、废物的综合利用,也可以视为要素有用律的实践运用。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看到要素的有用性,明确各要素在改革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分析改革系统中各要素的构成和分布。不仅要考察每一要素的变化所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和可能引起的改革系统的整体变化,而且要考察各要素在改革系统整体联系中所发挥作用的变化和转换。特别是对于由众多要素构成的庞大复杂的改革系统来说,由于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性,那么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任何一项改革举措的出台,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局,影响改革系统的整体变化。忽视了哪一个要素,或者忽视了哪一个领域和环节的改革,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离散、衰退甚至崩溃。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通过系统运筹和设计,充分发挥每一要素的作用,使各改革领域和环节共同作用,使各项改革内容和举措协同发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尽最大可能提高要素的有用律。

    同时,还要看到不同要素在不同时空层次上的特殊作用,具体分析各种要素在改革过程中的性质、特点和作用的大小、强度。不仅要仔细分析诸要素在具有同时态的相对稳定空间中的层次分布,逐级递阶地考察各要素在改革系统中的层次地位和作用,而且要深入分析诸要素在具有历时态的运动演化中的时间层次,弄清各要素在不同改革发展阶段上的具体特点。通过分析和运筹,充分开发每一要素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和加强党的建设中的潜力和长处,力求变“未用”要素为“有用”要素,变“待用”要素为“现用”要素,变“弃用”要素为“新用”要素,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利、货畅其流”,最大限度地提高改革要素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上的系统效应。

【责任编辑:张灵】
分享到
更多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